今天就讓我們說說這乳化劑的事兒~ 水和油混合,來制作乳液或乳霜的過程叫做乳化(Emulsion),為了讓互相排斥的兩種材料更好融合,起到中間作用的物質(zhì)叫做乳化劑。利用乳化劑可以來制作像乳液或乳霜的乳劑。
就我們而言,制作天然手工芳療護膚品通常使用熱作蠟與冷作型乳劑作為乳化劑的,這樣可以減少化學添加物,令護膚品更適合皮膚吸收。
所謂冷配與熱作,在化妝品的制作上,是以攝氏溫度70度為界的。制作時,大于等于70度為熱作,加溫在70度以下為冷配,乳化蠟的制作因為要加溫至70度以上,因而必須熱作,稱為熱作乳化劑。而冷作型乳化劑在低于70度以下就可以制作了,故稱冷配乳化劑;
質(zhì)優(yōu)的冷作型乳化劑連乳化機都不用使用,就能達到很細膩的效果,但不夠厚重,只能乳化油脂含量15%左右,所以滋潤度會相對熱作型乳化蠟會差點。
那熱作蠟與冷作型乳劑那一個好呢?以下就是熱作蠟與冷作型乳劑的性能與比較。
性價比:
熱作蠟的添加量,一般是2-3%時為乳液,4-8%時為膏霜,SPL則0.5-0.8%為乳液,0.9-1.2%為膏霜,從這一點上來說,冷作型乳劑的性價比很高;
來源:熱作蠟來源于橄欖油,并經(jīng)過認證,冷作型乳劑為植物樹脂的化合物,化學生產(chǎn)過程無法通過認證;
操作過程:制作過程中,熱作型乳化蠟在加熱時,85度左右方可完全熔化,屬于熱制,如果配方中采用了油脂等,要想保有原來的營養(yǎng)成分,操作上必須非常講究,不易成功;而冷作型乳劑為冷配,操作簡單,不需要考慮其養(yǎng)分的流失;
配方材料的范圍:
某些大分子或維生素(例如膠原蛋白、HA、VB3等),會降低冷作型乳劑的增稠性能,使霜體變成乳液,因而冷作型乳化劑在配方的擇材上有所限制;熱作蠟則無需這樣的考慮;
最終產(chǎn)品:熱作蠟制作出來的乳液膏霜,含有蠟質(zhì),比較光澤亮麗,且濃稠度高,但其配方中油相至高只能用25%,且這個用量下,霜體仍然清爽;冷作型乳化劑制作出來的乳液膏霜,相對來說,光澤度略低,不同的油相可制作出不同的膚感,15%以下較為清爽,20%適中,30%極富厚重滋潤感。我們就暫時先介紹到此了,下次我們再說其他部分。敬請期待。
|